上述結論來自于南京大學(溧水)生態環境研究院與環保組織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污染地塊開發利用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報告(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截止至2018年10月,中國31個省會城市中有27個城市公布了本區域的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名錄,已公布污染地塊數量總數為174塊。其中,天津、重慶 和上海污染所公布的地塊數量最多,分別為21塊、17塊和14塊;哈爾濱、西安、福州、長春和南寧市所公布的污染地塊數量最少,僅1塊。
據生態環境部的定義,污染地塊即按照國家技術規范確認超過有關土壤環境標準的疑似污染地塊,此標準主要是指生態環境部于2018年頒布施行的《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標準確定了45 種基本污染物的風險管控值,以及40種其他污染物的風險管控值。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調整,化工、冶煉和鋼鐵等重污染企業逐步退出城市核心區域。根據原環保部2014年5月印發的《污染地塊修復技術應用指南》,未來的幾年內,全國將有數萬家不同類型的工業企業實施搬遷。國務院在2017 年出臺的《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中要求,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須在2018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而在一些污染企業退出后,被污染的地塊成為遺留問題。
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對污染地塊監管提出以下指標: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這是中國首次針對污染地塊的監管提出指標性的約束。
此后在2016年12月27日,原環境保護部頒布《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明確了地方政府在污染地塊管理上應以“污染地塊名錄”制度為核心,管控污染地塊的再開發利用。2018年通過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更是給予了這一制度的法律地位。2017年底,中國各省會城市陸續公布了首批污染地塊名錄,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向公眾公布污染地塊土壤狀況。
《報告》顯示,從目前公布的污染地塊來看,約41%的污染地塊原址為廢棄化工廠,化工行業是潛在土壤污染最大的風險源,約90的省會城市中都有化工行業造成的污染地塊;其次為鋼鐵(12.1%)、機械制造(9.5%)和制藥行業(7%)。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屬(鉻、砷、鉛等),占比約為54%,其次為揮發性有機物和半揮發性有機物,占比約為23%和17%。在重金屬中,鉻是重金屬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污染物,也是10%的污染地塊中的主要污染物。
此外,在公開的174塊污染地塊中,已完成修復治理的地塊占比約為20%,而正在修復或處于修復前期階段的地塊約占63%;污染地塊中25%已出讓,土地出讓金額累計達1049.6億元。其中廣州和天津目前的污染地塊土地出讓金收入最高,分別高達359億元和180億元;污染場地修復所用金額總計為77.5億元,約占污染地塊土地出讓金額的7%。
從規劃用途來看,在公布的污染地塊名錄中,明確地塊規劃用途的有109塊,而其中有近47%的污染地塊用于商住用地的開發,近18%的污染地塊用于學校、文體活動設施、 綠地或醫院等公共建設,另有1%的污染地塊用作工業用地。同時,《報告》發現,具有高商業價值污染地塊在開發過程中常常壓縮土壤修復的必要時間,導致修復治理存在“趕工期”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提及,盡管2018年通過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和2016年制定的“土十條”都明確了污染地塊責任認定上“誰污染,誰治理”的基本原則,但是在污染地塊實際開發過程中,這一原則卻很難得到貫徹和執行。
根據對27個省會城市公布的污染地塊名錄整理和統計發現,僅有33%的污染地塊是由原場地使用者承擔修復責任,而50%以上的污染地塊則是由政府或國資委下屬的國有企業來承擔修復的責任,15%的污染地塊則是由房地產開發商承擔修復責任。
此外,《報告》表示,污染地塊治理修復過程中的公眾參與仍有待加強。在公開的污染地塊中,僅有44%的污染地塊公布了相關的土壤環境調查、治理修復或驗收的信息,而56%的污染地塊未公布污染地塊土壤環境評估、土壤修復和修復驗收等相關信息。